资讯博览_行业资讯

  • 物联网产业视点(2023年8月)

    <正>智慧医疗科学家利用谷歌云平台克隆出超级计算机用于心脏病学研究近日,哈佛大学科学家利用谷歌云平台克隆出一台用于研究心脏病的超级计算机。这种创新举措可以绕开超级计算机算力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加快科研工作速度,值得其他研究人员效仿。哈佛大学教授Petros Koumoutsakos表示,这项研究模拟了一种能溶解人体循环系统中血块和肿瘤细胞的疗法,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提供强大计算能力。

    2023年09期 v.13;No.151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讯博览_iCAN论坛

  • 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产业化技术

    蒋奕颖;彭飞;陶琳;张雯彦;吴怡;

    在污水处理厂内,硝态氮主要通过生物反硝化过程脱除,需要额外投加碳源提供反硝化过程所需电子,这些碳源最终都会转化为CO_2,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传统反硝化过程伴随大量的电能消耗,进一步增加了能源供应的紧张现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践行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理念,本项目设计了一种脉冲微电场下城市尾水深度脱氮智能化装备。该一体化装备主要由核心反应区、在线监控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组成。本项目是一种更加生态友好且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方案。

    2023年09期 v.13;No.15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7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术研究_全面感知

  • 一种锂离子电池SOH在线检测方法

    王建锋;李娜;

    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改进蚁狮优化算法和粒子滤波算法的锂离子电池SOH在线估计方法。建立了锂离子电池SOH估计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利用动态遗忘因子最小二乘算法实现了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对模型动态参数准确地进行预测与跟踪,利用改进蚁狮优化算法进行粒子适应度计算并更新目标位置,解决了粒子滤波方法由于粒子退化和样本贫化而导致估计精度低的问题。利用NASA数据集和实测实验对本文方法的SOH检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NASA数据中SOH检测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04%,平均绝对误差为0.57%,均方根误差为0.74%;实测试验中SOH检测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55%,平均绝对误差为0.71%,均方根误差为0.87%。

    2023年09期 v.13;No.151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9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某型远程接口单元PT1000电阻采集精度超差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任玉明;赵玺;

    PT1000电阻被广泛应用于机载机电系统,本文针对某型飞机远程接口单元PT1000电阻采集电路出现的采集精度超差故障,开展故障树排查定位,阐述了PT1000采集电路原理,定位到运放放大倍数设置不当、信噪比过低是导致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增加放大电阻的解决措施,弥补了电路设计上的缺陷。改进后的电路PT1000电阻采集误差小于1Ω,可满足3‰的采集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同时,本次故障排查过程可为飞机系统同类故障排除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2023年09期 v.13;No.151 8-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宠物声源定位算法设计

    骆润卿;张双彪;陈晨;佘怡欣;游凯卉;

    针对智能宠物陪伴机器人对室内宠物定位问题,提出宠物声源定位技术路线设计。首先利用预加重、分帧、加窗、端点检测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声源定位算法对宠物进行室内定位;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移动声源的实时定位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定位误差在5 m以内,在机器人摄像头可视距离范围,可以满足宠物室内定位要求。

    2023年09期 v.13;No.151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B-IoT的受限空间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郭昊阳;杨志冰;殷晓佳;曹雄;秦清风;于晨曦;王博;

    为降低地窖、废料池等地下受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中毒风险,设计了一种基于NB-IoT的受限空间有害气体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旨在通过监测受限空间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使用RBF神经网络与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浓度未来值,并通过可视化应用进行数据展示,为相关人员的作业、疏散救援、受限空间通风提供所需信息。在气体浓度超标后,可视化应用会显示报警信息。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探测终端连接稳定,可及时探测到环境中气体浓度变化;神经网络终端内时间序列预测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为6.71%,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

    2023年09期 v.13;No.15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山西古建筑健康智能监测系统

    范文婷;李佳琦;赵志超;

    山西古建筑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对这些宝贵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十分重要。针对山西古建筑保护问题,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山西古建筑健康智能监测系统。系统由STM32开发板、各类传感器、ESP8266通信模块、OneNET云平台及手机端APP等组成,可实时监测和收集建筑物各类数据信息,如遇异常情况立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操作简便,稳定性好。

    2023年09期 v.13;No.151 20-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4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声源定位跟踪系统实现方法

    张超洋;周桂宇;蒋立华;敖明扬;杨玉成;

    为解决室内由于墙面、地面的反射使声音信号产生多径传播引起定位算法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模块的声源识别定位系统。本系统是以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主控器,Pyai-K210(K210)开发模块、麦克风阵列、OLED显示模块、二维云台模块、辅助电源组成的一个声源定位跟踪系统。K210模块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移动或静止过程中自制声源发出的音频信号,经过K210模块的一次处理后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给STM32单片机;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数据,经过时间到达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方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后,计算出自制声源与麦克风阵列之间的直线距离,通过距离换算出两者之间的角度,驱动二维云台使激光笔发出激光指向声源发出的位置且误差不超过1.67%,反应时间不超过1.5 s,并通过OLED屏实时显示目标声源的方位和角度。

    2023年09期 v.13;No.15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消防人员生命体征检测系统设计

    汪韬涵;郝辉;周圩颖;徐智凡;吴有龙;

    在复杂多变的火场中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面临严峻的威胁,需要实时地监测消防人员的各项身体指标,以保证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运用物联网技术、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以及JAVA技术设计了消防人员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系统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后台管理系统设计。消防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通过穿戴硬件设备来采集生命体征数据,后台监测系统接收硬件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实时显示。监测人员通过可视化大屏进行实时监测,如果数据出现异常监测人员通过北斗定位获得消防人员的位置并及时进行营救。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为消防部门提供一个高效的消防人员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2023年09期 v.13;No.15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7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TM32的低功耗整箱自动检重设备

    王思泽;刘为国;

    目前市场上针对车架箱的称重和记录设备的售价相对高昂,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因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低功耗整箱自动检重设备,该设备具有成本低、功能齐全、稳定性好以及可维修性的特点。该设备能够对车架盒子进行称重、异常报警、资料记录和打印等;通过传感设备和自主设计的剔除装置,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剔除,筛选出合格的产品,能有效减少产品称重记录环节的人工成本,提高称重记录环节的工作效率。

    2023年09期 v.13;No.151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TM32的超声波测距仪

    钟家弘;陶英婷;

    超声波测距是一种新兴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自身的特性完成设定的测距任务。本文以STM32L052K8芯片为主要控制器设计了一个超声波测距仪。通过计算超声波发出与接收时间的差值,以及受到空气中微小颗粒物阻挡衰减后的声速,进而得出距离;然后将结果输出到数码管中显示出来;最后用串口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验证结果表明,此测距仪的测量范围为5~32 cm,小于5 cm则为盲区,测量精度可达厘米级。

    2023年09期 v.13;No.15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1K]
    [下载次数:3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UHF RFID标签通用读写系统研究

    武小鹏;杨兴宽;李立;杨闻松;

    首先介绍了UHF RFID标签的应用特点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由于用途广泛、用户需求多样导致标签读写设备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从而造成的开发时间延长和成本上升问题,设计了标签通用读写系统;最后,通过建立编码/解码规则库,并将编码/解码规则索引号写入标签的方式,实现了用户自由定制标签数据内容和格式,以及多种标签的混用。

    2023年09期 v.13;No.15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用菌“数智”远程预警监控系统及应用研究

    叶雷;李小林;张波;杨学圳;谭伟;

    为解决食用菌发菌和出菇期“凭经验办事”的问题,利用“视频+物联网设备+AI”的预警监控系统,做好食用菌栽培中的数字化“体检”,结合科研专家权威数据和本地专家的经验做好食用菌生产的指导和建议。实践证明,农户/农场主通过远程操作平台APP可提前获得气象预警,远程管理食用菌,降低种植风险、减少损失、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2023年09期 v.13;No.15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学术研究_可靠传输

  • 双频手机天线设计

    孙嘉骞;秦裕航;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8个单元的MIMO天线,可在2.4~2.6 GHz和3.4~3.6 GHz范围内工作,适用于5G手机通信系统。首先设计一款基于倒F天线的单元双频天线,通过在倒F天线的基础上增加枝节来实现双频工作,通过弯折枝节设计来减小其所占空间,实现小型化设计。单元天线最大增益为6.3 dB,当它工作在2.5 GHz时天线效率约为94%;当它工作在3.5 GHz时,天线效率为83%。进一步地,通过将两个单元天线对称放置于地板上形成双频双天线MIMO结构。双频双天线最大增益为6.3 dB,该天线工作在2.5 GHz时效率为92%,工作在3.5 GHz时效率为82%。由于双天线间隔距离较大,所以它们之间的耦合度较小,隔离度均大于10 dB,满足设计要求。将各个天线单元分布在地板上下两侧,每侧各两个天线并呈对称分布实现双频四单元天线设计。该天线最大增益为6.1 dB,当它工作在2.5 GHz时天线效率为93.5%,当它工作在3.5 GHz时天线效率为75%。由于各个天线之间距离较大,所以它们拥有较好的隔离度。设计双频八单元天线,将八个单元天线分别位于地板上下左右侧,通过地板刻蚀L型缝隙的方式降低各天线间的耦合度。最终利用全波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隔离度效果优于10 dB,效率在58.5%~81%之间,天线最大增益为3.1 dB,具有较好的辐射特性。

    2023年09期 v.13;No.151 41-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6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系统

    康佳;李育;黄紫涵;蒋梦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广泛收集和传播,使得网络中的信息数量以指数形式增长。近年来,云存储服务商多次出现数据泄露问题,致使大量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从现代密码的密码体系与基础知识出发,介绍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并测试3种访问控制方式,选择最适用的访问控制方法 ;并联合对称加密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加密方案,在双重密码保障的安全性前提下,又降低了加解密的时间开销,提供了细粒度、高安全的访问控制。

    2023年09期 v.13;No.15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2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学术研究_智能处理与应用

  • 光伏逆变器老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鸿博;张伟;于静;陈儒敏;

    针对某公司近期光伏逆变器出货压力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老化系统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失误、整合老化测试生产流程。笔者分别通过单台逆变器老化的流程设计、光伏平台端子模块的设计、工位电脑端老化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共4个子模块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进而,在满足软件界面操作简单、流程自动进行等要求的前提下,本文开发出一套部署在生产线工位电脑端的软件平台。此平台具有查看某批次老化实验中逆变器测试数据、报警信息、历史测试曲线的功能,并在实验结束后可导出测试数据报。将老化系统交付事业部进行部署和试运行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3年09期 v.13;No.151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智能化测控平台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研究

    崔志强;田建平;刘涛;李彩霞;刘龙兵;李迎鑫;王兴;

    为解决传统温室大棚结构相对简陋、缺乏技术含量、保温能力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在传统温室大棚的基础上结合了智能化测控平台,以此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种植人员的效率。文中主要介绍了搭载有智能测控平台系统的温室大棚的系统架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通信模块设计等多个方面,并具体阐述了设计理念,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2023年09期 v.13;No.151 58-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4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Web的医用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魏士杰;高龙琴;王志伟;

    为给变压吸附医用制氧装置控制提供技术支持,设计了一套操作简单、稳定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设计电源电路、以太网控制电路、负载驱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等外围控制电路。结合变压吸附制氧原理编写控制程序,将单片机作为嵌入式Web服务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并进行上位机设计开发。本文设计实现了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测及控制等功能,且运行稳定。

    2023年09期 v.13;No.15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智慧校园支撑的师生教学需求保障应用平台设计研究

    张亮;段世良;

    本研究从当前军队院校师生教学训练保障供需矛盾问题入手,通过对教育训练需求的大数据分析研究,深度整合当前教育训练保障各类资源,探索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保障新体系。按照“盯两头、打基础、修高速”的设计思路,从师生需求体验的视角出发,将保障任务的各个环节、要素、内容系统化重构,实现保障内容全覆盖;运用神经网络相关算法,实现传统被动式保障向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的体系化转变;设计构建“三层级双流程”运行模式,运用网络信息化自主选择各类保障服务,配合人工智能自主推送服务,实现传统教学保障工作从“被动式碎片化服务”向“主动型体系化服务”转变。文章研究设计了基于智慧校园支撑的师生教学需求保障体系,为下一步院校建设自主型、智能化的教学保障应用平台提供理论支持。

    2023年09期 v.13;No.151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D7609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

    潘绍明;王浩;尚会增;尹梦碟;

    为了满足自动检测和电子测量等智能化系统的数据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以STM32F407为控制平台、以AD7609为核心的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采集、控制、存储和电源4个模块,可以实现实时和离线数据采集两种功能。其中,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可以实现实时采集功能,通过系统内置的电源模块供电,配合SD卡存储模块能够实现离线采集功能。采集模块使用18位高精度8路同步采样芯片AD7609,控制模块使用STM32F407实现对采集模块和存储模块的控制。系统设计了多路串口和CAN总线接口,便于扩展其他模块。使用该采集系统对5 V恒压直流电源进行测量,系统的误差在0.2%以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拥有良好的性能指标。

    2023年09期 v.13;No.151 71-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ark的氢能智慧平台研究

    汪方叡;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发展氢能源是一条富有前景的道路。加氢站是氢能源应用的关键角色,但是当前企业管理旗下的加氢站时面临难以实时查看旗下全体加氢站的设备运行状态、不能充分挖掘海量的设备数据与运营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缺乏设备运行数据前瞻性预测、缺乏运营订单相关数据前瞻性预测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一种基于工业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设备运行数据实时预测算法并结合加氢站实际需求的氢能智慧平台,实现了企业实时监管各加氢站运营、挖掘数据商业价值等诸多功能,有效解决了上述诸多问题,促进了氢能源应用的发展。

    2023年09期 v.13;No.151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疫情形势下基于产品“健康码”的冷链物流新管理模式探究

    孙素馨;郝文惠;张娜;覃薇蓉;王致远;

    本文探究了基于产品“健康码”的冷链物流新管理模式,将食品的生产加工地与冷链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等挂钩,给食品加上冷链二维码,结合淘宝物流的运输模式,运用区块链对产品溯源。该管理模式能够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并及时追溯疫情所涉及的食品,及时阻断疫情的传播。

    2023年09期 v.13;No.151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关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王正刚;刘忠;刘伟;金瑾;

    本文依据智能化海关数据分类,设计Web应用程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与分类模块,构建海关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研究Python函数包提升数据库与网络模型之间的交互效率,实现Python与SQL之间高效调用。研究了应用系统的部署、数据、安全体系架构,分析了系统承载的软硬件环境,综述了海关监管人员运用海关大数据分析系统从事商品单证风险布控的新流程,该系统实现了海关智能化风险布控。

    2023年09期 v.13;No.151 84-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矩阵的并发关系挖掘算法在新冠病毒变异分析中的应用

    高胜召;陈未如;张雪;陈章昭;韩静;

    新冠病毒(SARS-CoV-2)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给新冠病毒的研究与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以结构关系模式挖掘为基础,结合生物变异特点,提出生物变异结构关系挖掘。生物变异结构关系挖掘由并发变异关系、互斥变异关系、关联变异关系三部分组成。本文主要介绍挖掘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并发变异关系,探究新冠病毒变异序列之间的关系并研究算法的效率。

    2023年09期 v.13;No.151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商业建筑能量管理方法

    杨雯婷;郁进明;

    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源成本,在保持建筑内管道水力平衡的同时,需要有效控制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并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该文综合考虑商业建筑中储能、空调、水力单元调度,设计独立可控的HVAC系统,在减少建筑暖通空调的能源成本的同时,保证居住者的热舒适度。本文将水力平衡与热舒适度约束下的系统成本最小化问题建立为非凸优化问题,并进一步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问题;为了解决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演员-评论家”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学习最优调度策略。数值仿真表明,与基线算法相比,该算法能降低9.15%的系统成本。

    2023年09期 v.13;No.15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LC的低温熔覆系统设计

    贾雨涵;薛亚平;王韬越;马业春;汤欣;黄睿;张陈;

    目前国内焊补方式以传统低温熔覆为主,无法满足大环境下的生产效率与环保要求,严重影响装备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为了响应国家制造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的号召、满足现代化加工制造需求,本文设计出一种精度高、效率高的低温熔覆自动化装置。该装置具有定位部分、焊补部分与控制系统。首先,对于传送定位装置的设计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管状物进行旋转定位,同时为螺旋式焊补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设计一种多维的焊补夹头设备,采用伺服电机与滑轨机构以实现空间运动,从而进行全方位焊补,极大程度地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

    2023年09期 v.13;No.151 98-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病房设计与仿真

    刘帅;王亚奇;

    针对传统病房低效的痛点,为提升病人就医体验,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智慧病房系统,打造新型病房环境。该系统包括主控处理、声光报警、多屏显示、多信息融合传输、传感器数据采集等模块,可实现对病房环境、病人住院期间身体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护士端界面设计可视化前端,用于实时监测和管理,方便高效就医。

    2023年09期 v.13;No.151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亮度稳定可调的LED台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艳;陈乐珠;谭小龙;江颖;

    本设计采用STM32F103ZE作为LED台灯的主控芯片,使用编码电位器连续调节台灯亮度,选用光照度传感器GY-30和0.96寸的OLED显示屏实现台灯桌面照度值的检测及显示。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控制程序,采用PID算法实现LED台灯照度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使用Arduino设计了一个数字照度表,用于检测台灯中心点的照度值。

    2023年09期 v.13;No.15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测试

    周飞;

    在能源危机大背景之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用电总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中国2021年城乡居民直接用电总量比2020年增长了6.9%。本文基于云服务技术和智慧家居物联网技术,采用基础的C/S架构,由移动端APP、服务器后台管理程序、数据库和智能传感器形成相对完善的服务端系统框架,并设计了相应的接口协议。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用户端的用电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和深度学习,形成符合用户用电习惯的模型,达到提高电能利用率的效果,实现了优化家庭用电的功能。

    2023年09期 v.13;No.151 106-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0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模板匹配的搜索引擎粗糙集特征检索

    王学军;

    为了提高对搜索引擎粗糙集查询数据的检测识别能力,提出基于模板匹配的搜索引擎粗糙集特征检索方法。采用稀疏性字典匹配集存储机制构建搜索引擎粗糙集查询数据信息的分块网格化词义结构模型;结合对搜索引擎粗糙集查询数据信息的存储结构的分析,通过模糊字节特征匹配方法,建立搜索引擎粗糙集查询的模板匹配参数分配模型;采用模板匹配和自适应参数估计的方法,通过关联规则调度,建立搜索引擎粗糙集查询数据信息匹配和检索的寻优学习模型;通过粗糙集语义参数估计,结合特征聚类方法实现搜索引擎数据检索。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搜索引擎粗糙集检索的查准率较高,检索匹配能力较好。

    2023年09期 v.13;No.151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家庭养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吴秋燕;赵杰;邹慧淋;陈培亮;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结合当前智能技术与物联网设备,系统性地设计一款软硬件相结合的智能家庭养老系统十分必要。本文设计系统通过在线登录,并定义了相关用户权限;同时设置相应的操作命令集,能够对相关智能家居进行控制并管理。系统结合软件界面的友好性和硬件平台的易操作,提高人机交互体验感。经过一系列系统集成测试,无论是在软件算法的实现还是交互识别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3年09期 v.13;No.151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技术在康养领域的应用现状

    尚志嵬;赵川;鲁卫华;

    中国老龄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远程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智慧养老领域也涌现出很多创新性应用。本文在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康养领域的研发应用现状及技术难点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议。

    2023年09期 v.13;No.151 114-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8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智能蓝牙指纹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

    胡艳茹;

    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蓝牙指纹密码锁,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可以通过数字密码、手机蓝牙APP、指纹3种方式开锁,具有便携性和高度防盗性。采用数字密码方式是通过按键键盘输入6位数字密码,密码验证正确之后启动开锁。指纹开锁方式需要提前录入指纹,使用时完成指纹识别即可开锁。手机蓝牙APP解锁需要使手机蓝牙APP与单片机连接,当手机蓝牙APP完成连接后就可以替代固定的线下按键键盘,以数字密码的方式开锁。此款多功能电子锁,不仅解决了便携性的问题,更是大大增强了防盗性。同时,这款电子密码锁制作成本不高、操作简单、适用人群多、适用范围广。

    2023年09期 v.13;No.151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2K]
    [下载次数:2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基于BIM+物联网的机电施工可视化质量管理系统

    周昊;

    以保障机电施工质量为目的,设计基于BIM+物联网的机电施工可视化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数据层利用激光扫描仪和CCD工业相机采集机电设备激光点云图像和实景图像后,将其存储在BIM数据库内;展现层通过调用BIM数据库内数据,建立机电施工BIM模型并利用PC端呈现给用户;展现层与管理层调用数据层内存数据库信息,为用户呈现机电施工过程中人员定位信息、机电资料信息,实现施工质量验证管理、维护管理等功能,共同构成机电施工可视化质量管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业务覆盖能力,构建机电设备BIM模型较为逼真,且可有效实现机电施工可视化治理管理。

    2023年09期 v.13;No.15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化在离心泵预测性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周云奕;蔡康健;张玉媛;郭新然;石坤;向峰;

    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高效、兼顾设备维修的经济性以及使其对生产的影响最小化是设备管理的重要任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实现相较传统预防性维修更加精准高效的预测性维修提供了支撑。本文结合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论、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基于在线监测的设备可靠性分析等技术,探索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系统架构的设计,以石化企业关键设备离心泵为例制定设备预测性维修方案。

    2023年09期 v.13;No.151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云平台的数据保护功能智能电能表设计

    钱亮;张赢;左勇;

    针对目前智能电能表仅通过本地备份保护电表数据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能表数据保护系统,通过云平台、支持4G模块的智能电能表以及通信网络,设计基于MQTT的数据交互架构及相关的数据交互功能,将电能表数据定时备份至云平台,并可通过上位机对备份数据进行查询等操作。当本地存储出现故障,本系统可保证电能表数据安全,保障电能表的可靠运行。

    2023年09期 v.13;No.151 131-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联网的地暖+新风系统节能控制

    李翠环;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地暖+新风系统节能控制方法,提升了节能控制效果。感知层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空气的温度值,通过红外探测器感知室内的人流量情况;控制层中节能控制器根据感知层采集的信息,以热舒适指标为控制目标,制定节能控制策略,实现对地暖+新风系统的自动节能控制功能;网络层利用通信接口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两种传输方式,传输节能控制策略至应用层;应用层通过地暖+新风系统节能管理中心,实时呈现地暖+新风系统的节能控制效果,并便于用户随时远程操控地暖+新风系统设备。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节能控制地暖+新风系统的温度与风速,降低地暖+新风系统的能耗,提升人体舒适性。

    2023年09期 v.13;No.151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角度下智慧园区信息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郭志彪;阮健生;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体系的日益成熟,智慧城市、智慧城区等概念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智慧园区是在智慧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型园区形式,但其整体的发展体系并不成熟,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此,文中分析了物联网角度下智慧园区信息平台的需求,并从大数据处理层、功能层次结构、园区传输网络方面针对性地研究了平台的设计方法,进而打造了相对完善的智慧园区信息平台。

    2023年09期 v.13;No.151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植保无人机作业管理云平台研究

    龚晓岚;巨凯锋;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可以节省植保作业中的人力和物力,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重要工具。针对植保无人机飞控模块的数据标准不统一,位置数据与作业数据关联性差,信息展示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植保无人机监控管理云平台,通过整合不同机型的作业数据,实现无人机飞控数据的快速存储、空间位置匹配、作业地块与航线管理、实时监控、作业任务统计分析与展示等功能。通过实际的应用,该平台满足了大规模无人机作业的数字化、可视化监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植保无人机作业的管理水平。

    2023年09期 v.13;No.151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学术研究_人才培养

  • “五位一体”融合式教学初探——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

    吴韶波;李学华;杨玮;陈硕;

    针对疫情期间应用型本科学校工科核心课的教学特点提出应对措施,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力争实现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的实质等效;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利用建设的课程资源,采用融合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完善过程性评价,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对后续教学进行展望,提出持续改进的思路和措施,成果具有推广价值。

    2023年09期 v.13;No.15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学协同育人背景下的高校区块链师资培训思考

    文成玉;杜鸿;

    随着区块链企业数量的激增,区块链相关人才正面临巨大的缺口。针对我国区块链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师资培训方式探索培养区块链新人才的途径。通过与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紧密融合,加快培训既有专业基础又有行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的师资,从而为培养既熟悉区块链原理技术又擅长行业应用开发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2023年09期 v.13;No.15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

    王甜;李霄;李晓芳;喻振杰;谢光前;李曙英;

    从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在物联网工程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作为物联网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其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课程的特点及课程目标为基础分析课程建设的必要性,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多元化创新、教学资源偏理论化和碎片化、缺乏与产业接轨的实践平台以及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有待完善等现状,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探索“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设计,精心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形成“4+3+4”的教学模式,以虚拟仿真平台建设与本科生创新项目、竞赛模拟实验为牵引,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符合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工程科技人才。

    2023年09期 v.13;No.151 151-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物联网技术下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智能评价

    郝芯;吴翠红;

    材料力学是理工类院校较为重要的理论性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力学课程教学质量,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智能评价方法。利用物联网教学子系统学习材料力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至管理平台内;管理平台对所获取的数据实施分类处理,将分类后的数据存储于教学质量评价子系统内;教学质量评价子系统基于各类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集,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指标对评价集的隶属度与指标权重输出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评价教学质量等级,并有效提升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成绩。

    2023年09期 v.13;No.15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楼宇自控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王荣琤;

    针对现有高职楼宇自控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缺乏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的问题,开展物联网背景下的楼宇自控课程改革与实践。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进行综合应用性教学课程改革,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过程设计教学项目,建设基于物联网分布式结构的楼宇自控系统实训楼,使用BACnet协议构建系统整体网络,将主控制器(DDC)与扩展模块(I/O)相结合作为控制单元,通过教学实操平台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训,并采用DS证据理论融合系统多源信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学生楼宇自控实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提高楼宇自控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实训效果。

    2023年09期 v.13;No.151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技术》杂志投稿要求

    <正>《物联网技术》杂志的论文格式要求如下:1.投稿的论文稿件中应具有中文标题、作者单位和署名、摘要、关键词(6个以上),论文正文部分应具有引言和结束语,参考文献(10条以上),文后应附主要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2.稿件中的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并要求标注清楚、规范;3.稿件长度在5 000字以内;4.投稿稿件请用Word文档编辑(编排格式不限)并通过网站在线投稿。

    2023年09期 v.13;No.151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技术》杂志栏目简介

    <正>特别专访:紧追行业热点,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袖针对我国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标准体系、产业培育、应用示范、信息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权威分析、解读,为读者了解物联网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提供参考。行业资讯:跟踪报道物联网产业重要信息,涵盖国家、地方物联网扶持政策,重大项目实施。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进展;新产品及其特点介绍、新技术研发动态。

    2023年09期 v.13;No.151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